(資料圖)
5月5日,記者從中國鐵路太原局獲悉,我國西煤東運重載能源通道大秦鐵路,完成歷時30天的集中修施工,進一步恢復和提升線路性能,為迎峰度夏電煤保供進一步夯實設施設備基礎。
大秦鐵路西起山西大同,東至河北秦皇島,全長653公里,煤炭運量占全國鐵路煤運總量的1/5,是我國能力最大的重載煤炭運輸專用通道。每年春季,為了恢復春運高強度運輸后的線路設備質量,中國鐵路太原局組織對大秦鐵路進行一次集中修施工。
今年大秦鐵路春季集中修從4月6日開始,5月5日結束,是歷年來時間最長,也是近年來施工量最大的一次集中檢修。每天9時至12時,全線列車停輪3個小時,集中人員、機具對空中供電設備、地面鋼軌軌枕、地下電路光纜等進行全面立體式檢修、更新。
30天里,大秦鐵路累計完成更換鋼軌300多公里,更換軌枕近8萬根,成組更換道岔57組,搗固線路1400余公里,打磨線路1200余公里,改造站場兩處等線路整修任務。同時,對道岔轉轍機、電纜、信號機、接觸網、變配電設備等進行全面檢修更換,日均施工任務量超出以往約20%。
為確保施工、運輸兩不誤,施工指揮部每日組織調度部門與工務、電務、供電、車務、機務等單位協調溝通,提前兩天研究列車慢行計劃及列車沿途停車方案,全力組織列車均衡運輸。施工一結束,迅速恢復列車開行,保證運輸效率。集中修施工期間,大秦鐵路累計運輸煤炭3000萬噸,對口供應的秦皇島港、唐山港、曹妃甸港存煤量保持在2300萬噸以上。集中修結束后,大秦鐵路日運量將迅速提升,非施工日將達到125萬噸。
(總臺記者 宋云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