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4日,強生消費者健康全資子公司Kenvue正式登陸紐交所,股票代碼“KVUE”,Kenvue在IPO中以每股22美元的價格發行1.728億股普通股,籌得38億美元。高盛、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是此次IPO的主要承銷商。
(資料圖片)
Kenvue的市值達410億美元,為2021年11月電動汽車制造商Rivian上市以來美國最大IPO。
截至當日收盤,Kenvue漲22.27%,報26.9美元,市值502億美元。
編輯 | Arti
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,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
強生的消費者業務生產著名的非處方藥,包括泰諾(Tylenol);創可貼及其他創可貼;嬰兒護理產品,如強生嬰兒洗發水;以及Aveeno和Neutrogena等護膚產品。該業務部門計劃更名為Kenvue,去年的全球銷售額為149.5億美元,約占強生總銷售額的15.7%。
Kenvue成為今年迄今美股規模最大的IPO。Dealogic的數據顯示,截至上周五,美國傳統IPO在2023年僅籌集了23億美元,是2009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年開局。去年,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籌集的資金比至少20年來的任何一年都要少,因為投資者在面臨通貨膨脹加劇和利率上升的情況下,避開了高增長公司的股票。
由于股市的波動和經濟的不確定性,許多公司都避開了上市。一些私營公司的高管說,他們很難預測未來的收入,這使得向公眾投資者推銷股票變得困難。一些顧問說,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和食品雜貨配送公司Instacart等知名公司正準備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行IPO, Kenvue等公司的成功上市可能會鼓勵它們推進IPO計劃。
IPO市場上一個罕見的亮點是企業分拆,即利用標準IPO框架從母公司分拆出來的公司。投資者傾向于在困難的市場中更看好這類IPO,因為它們通常是成熟的企業,有穩定的利潤。Kenvue在2022年創造了21億美元的凈利潤。
例如,英特爾公司將旗下自動駕駛汽車部門分拆出來,Mobileye Global于去年登陸美股。Dealogic的數據顯示,截至上周五,在2021年或2022年通過傳統IPO方式上市的公司中,逾85%的公司股價低于發行價。與此同時,Mobileye的股價較21美元的發行價上漲了一倍多。
強生在2021年公布了剝離消費者部門的計劃,稱該部門已經從制藥和醫療設備部門中分離出來。近年來,消費者部門的銷售增長和利潤率普遍低于其他部門,后者也更依賴于成本高昂且耗時的研發。
消費者部門第一季度收入增速加快至7.4%,原因是感冒和流感季節推動泰諾和其他非處方藥的銷量增加。
預計未來幾年Kenvue的銷售額將出現溫和增長,因為它將與寶潔(Procter & Gamble)等消費品巨頭、拜耳(Bayer)和賽諾菲(Sanofi)等制藥商旗下的消費保健部門,以及最近從葛蘭素史克(GSK PLC)剝離出來的Haleon等消費品公司展開競爭。據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估計,Kenvue今年的年銷售增長率約為4%,2024年為2%,2025年為3%。
注:本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公開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,不作為指導依據,據此操作風險自擔!